中医妇科

小寒至,惟愿君安暖!桂林妇幼中医馆

发布时间:2022-01-06作者:点击:

分享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时节是气温最低的季节。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近日气温下降,冬雨绵绵,女性朋友们直呼冷得受不了,各种保暖工具齐齐用上。然对于体质寒凉的女性来说,自身产热的功能不足,天气稍微转变,手脚就冰凉,小腹、腰背寒凉,身体就是最敏感的“温度计”。


女性因为痛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看中医医生都说她是“宫寒”。


那么到底什么是“宫寒”?如何预防调理“宫寒”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宫寒”是什么?

字面上来讲,“宫寒”即“子宫寒冷”,从中医机理上说, 所谓“宫寒”, 是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病因总结。中医所说的“子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它的范围要更大些,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


“宫寒”有哪些典型症状?

1.肥胖。宫寒者往往浑身发胖,常伴有乏力气短、失眠多梦、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不排卵等症状。子宫寒凉热量不足,为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悄悄充当起了“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2.月经失调。宫寒会直接影响女性的生理期。通常表现为:经前小腹坠胀感、寒凉、白带增多;月经量少、月经错后、闭经、色暗黑有血块、乳房胀痛;反胃作恶;胃部不适等。


3.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


4.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产后夜尿频多等。


如何为子宫保暖、防止“宫寒”?

1.因宫寒部分原因跟食用寒凉之品有关,故也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一方面,如多食用温经暖宫的温性食物,如核桃、花生、洋葱等,每日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另一方面,少吃性寒食物,如绿豆、苦瓜、凉瓜等。


2.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如经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


3.注意胞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尤其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凉鞋,以防寒从脚下生。


4.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达到舒经通络、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符合中医“动则生阳”之说。

    

中医“祛寒暖宫疗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女性健康管理中心中医馆的“祛寒暖宫疗法”


1.艾灸法:艾灸法能起到温通经络、暖宫调经助孕的作用。一般选取气海、关元、肾腧、子宫等穴位,每天用艾条熏灸30分钟,简单方便,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image.png

2.温针疗法:这是将针刺和艾灸二者合二为一,结合二者之所长而施行的疗法,毫针针刺之后,在针尾位置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激发穴位的能量,使经络感传效能增强,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image.png

3.督脉灸: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有“阳脉之海”之称,督脉灸结合腧穴、经络、艾灸、药物等,刺激背部督脉、膀胱经等经络巡行所过的部位,将北部大量经穴组合应用,艾灸范围广、火力足,强壮真元、调和阴阳,为祛除寒气、大补阳气之最佳疗法。

image.png

4.督脉中药熏蒸:又称为中药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气,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image.png


中药药浴

这里的药浴包括了以下三种方式:

1.浴足:将调配好的中药做成药包,煮水或泡热水里面后泡脚,坚持每晚睡前泡一泡,每次15-20分钟。


2.泡澡:将调配好的中药煮水后倒入浴缸或浴桶内泡澡,每次15-20分钟,2-3次/周。


3.洗头:将调制好的中药煮水常规洗头,2-3次/周。


4.暖宫贴:暖宫贴的作用就是暖宫散寒、温经止痛,温通经络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各位小姐妹,天气寒冷,千万要注意保暖小心宫寒哦!我院开展有相关的中医保健治疗业务,

欢迎您到我院中医科女性健康管理中心中医馆体验就诊!



(中医科李涵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