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9作者:点击: 次
为加强放射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碘过敏反应的应急救治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6月29日下午,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在CT室进行了碘过敏抢救应急演练。副院长马丽,医务部、护理部等科室负责人到场指导。
本次演练模拟场景:急诊患者刘某出现呼吸困难,反复低氧血症状,怀疑肺栓塞,到医院放射科进行CTPA检查,增强注射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进行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自主招手,放射科技师和护士立即叫停注射、迅速进入检查室、分离高压注射器、检测生命体征。

放射科医师及时进入检查室观察患者,根据患者出现呕吐、呼吸困难、血压骤降等症状,诊断患者为碘造影剂中度过敏反应,立即宣布启动放射科“碘过敏抢救应急预案”,随后一边让医护人员联系急诊科、报告科主任,一边协同CT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给患者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三个周期的心肺复苏……不到一分钟,急诊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协同抢救,待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平稳后,转入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演练过程中,大家反应迅速、配合默契,严格按照预案开展抢救工作。整场演练环环相扣,达到了预期效果,锻炼和提高了科室相关人员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进行了总结反馈。
反馈会上,马丽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她表示,此次演练总体进行顺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细节处理不到位。马丽强调,应急演练,重在细节,未雨绸缪,以练备战,各医务人员务必将应急演练落实到真正救治时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医技保障,全体医务人员要不忘初心,以守护健康为己任,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含碘造影剂导致的碘过敏反应一直是增强影像检查不可预知、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一旦触发,严重者将危及生命。CT增强扫描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对肿瘤的定性、分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随着设备及造影剂的改良,类似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减低,据统计,市妇幼放射科在2021年全年进行的增强扫描检查共3897例,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医院应急抢救水平在不断提升。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开展此类应急演练,让医务人员学好、练好、用好“急救基本功”,真正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合理施救”,更好为桂林市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朱雄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