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作者:点击: 次
他是一名介入医生,一名铅衣战士,沉重的铅衣压不垮他的脊梁;他无惧射线,无惧疲惫,一根根导丝在手中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展示他极致的匠人精神;每日奔走在手术台间的距离,是他一生走过最远的路,却是通往患者内心最近的路。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梦想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努力;初心不改,脉脉铅情,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是介入人永恒的追求。
微创介入科(肿瘤科)唐名杰主任
他就是中共党员,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微创介入科(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唐名杰。唐名杰2000年7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曾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进修介入治疗,对各种疾病的介入治疗及各种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有较丰富经验。擅长各种肿瘤的介入治疗、各种疾病的急诊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神经介入、经皮椎体成形术、小儿血管瘤激光治疗等。
出身医药世家,从小立志做一名好医生
“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唐名杰说,出身于医药世家的他,从小就目睹爷爷给父老乡亲看病,治好病了也不收钱,正因如此爷爷在当地很受人尊敬,名望很高。后来爷爷走了,爸爸子承父业,“村里的小孩有时顽皮手脱臼、关节错位什么的,来找老爸看,只见他东拉拉西扯扯,一下子就复好位了,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又接着玩去了,太神奇了!”怀着对医学的好奇和憧憬,儿时的唐名杰就在心中埋下了长大后做一名好医生的种子。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他终于考上了梦想中的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顺利毕业,之后一直在桂林市妇女儿童保健院肿瘤科从事肿瘤疾病的诊疗以及介入治疗。
微创介入科(肿瘤科)医师团队
彼时,介入治疗刚刚起步,设备落后,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一边做一边总结经验,但还是感觉力不从心。病人的治疗效果未能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精湛的技术是服务患者的资本,我决定去外地大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介入技术。”于是,他先后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进修介入治疗,对各种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患者生命,这也是我们治疗癌症患者的目的和出发点。”
把苦累留给自己,将安康送给病人
许多人都知道,内科治疗靠吃药,外科治疗靠手术,但却并不了解什么是介入治疗。据了解,介入治疗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由于介入医学独具的微创、高效、精准、可重复操作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现代医学中,介入治疗学已经成为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
介入治疗应用的范围很广泛,肿瘤性疾病如肝癌、肺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肝血管瘤、肝肾巨大囊肿、子宫肌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血管性病变,消化道出血、大咯血、肿瘤或外伤引起的肝脾肾等脏器出血、妇产科疾患致子宫大出血、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等出血性疾病,食管、气管狭窄、肠梗阻、胆道梗阻等非血管性疾病,子宫腺肌症、切口妊娠、输卵管堵塞所致的不孕症等妇产科疾病,以及腰腿痛、晚期癌痛等疼痛都可以做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虽然种类繁多,但用五个字就能概括:灌——将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堵——将栓塞剂经导管送入需要堵塞的血管,止血或饿死肿瘤;通——用球囊、支架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或其他管道;消——用射频、微波、冷冻、粒子等插入肿瘤直接消除病灶;取——通过穿刺针,取出身体深部的病变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大C臂下介入手术
每天,介入科医生都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在血管造影机放射出的X线下工作,他们犹如“重甲战士”,用手中细细的导丝、导管与病魔作斗争,认真细致地为患者消除病患,因此也被称为“铅衣人”。唐名杰说,一场手术最少需要两个半小时,这对主刀医生来说是精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对普通人而言,接受一两次的X射线照射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但介入科医生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X射线下,因此铅衣就成为保护每个介入医生的“铠甲”,但即使穿上了铅衣,身体没有被铅衣覆盖到的部位,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X射线的照射。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介入科医生一台手术下来,相当于承受了普通放射科医生一年的射线辐射量。
尽心为安全守护,尽责把隐患摒除
作为一位肿瘤科医生,唐名杰接诊的患者绝大部分已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一些患者在精心的治疗下,治疗效果大大超过了预期。
唐名杰依然记得2003年6月份,一名警察因为劳累成疾,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大肝癌,给他前后做了6次介入。有一次因为血管已变细,而当时的设备落后,没有微导管无法栓塞血管。“因为多次住院,而且也是朋友介绍来找我的,我们已是朋友加兄弟的关系,当时我们就租了一辆车直接开车送到南宁的大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第二天就返回桂林。”介入效果非常成功,18年过去了,现在患者依然坚守在派出所的岗位上。
急诊介入抢救病人也是常有的事。唐名杰回忆,有一天晚上11点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来电说有一个肺结核大咯血的危重病人快不行了,需要急诊介入止血抢救,家属也表示“死马当活马医”,非常信任医生。介入科立即电话联系相关科室及抢救人员,做好了一切介入前准备。急救车一到,只见已咯了半脸盆血的患者还在不断咯血,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直接开通绿色通道,送介入室,一边办入院手续,一边进行术前谈话签字,手术紧张有序地进行。
唐名杰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了病灶供血血管,并栓塞止血,患者咯血立刻停止。“正因为患者家属的理解与信任,我们放心大胆地工作,抢救非常成功,可以说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们也感到欣慰,非常有成就感。”
由于长期的高压工作,唐名杰患上了神经内分泌瘤G1这种相对少见的疑难杂症。在外求医的时候,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他的内心也曾无助过。治愈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段从医者到患者的经历让他更加感同身受,面对患者更加有耐心和热心,“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患者可以随时找到我,这样不会让他们感到迷茫”。
每年,唐名杰都会收到患者的过年祝福,生活中这样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常常让他感动:“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你的健康,我的追求。我愿用美好心灵和精湛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长。”他说。(记者胡晓诗 通讯员李玉梅)
返回顶部